我校电教二三事——吴立民
创建时间:2022-08-15   浏览量:14067

临川一中副校长 吴立民


  1997年11月,我校被定为全国中小学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之一。当时也搞不清它的确切涵义是什么。经过学习培训,才明白现代教育技术的目标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比照这个要求,我们学校当时无论从硬件设施来说,还是从教师素质来说,都有相当大的差距。那个时候,市场上多媒体教学软件凤毛麟角,即使找到了,也无法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必须自己开发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应急需。但是我们谁也不知道课堂教学用的多媒体软件是怎样的,也没有谁见过多媒体教学课,更没有谁制作过这样的软件、上过这样的课。正因为如此,第一堂多媒体教学课、第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才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第一堂计算机辅助教学课

  1998年5月下旬,计算机教师吴宇平从广州学习“几何画板”回来,向学校领导和数学教师演示了“几何画板”,立即引起大家的浓厚兴趣,当时在初中任教的青年教师许书华更是缠住吴老师,要求向他学。以后一连几天,许书华是没日没夜,如痴如醉,操演“几何画板”。校长卢国兴趁机鼓励许书华尝试使用几何画板上一堂几何课,许老师欣然同意,但不知应该怎样上。于是,学校便组织了卢校长、许书华、吴宇平等四人攻关小组,选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二”作为教学内容。

  通过一个星期的研究,五易教学方案,最终使其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既能充分发挥几何画板便于作图、长于运动变化的优势,又能尽量保持许老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在一个星期二的下午,许老师在自己班上试教。屏幕上运动变化的图形一下子抓住了听课的师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再加上许书华语言、动作、表情特有的亲和力和鼓动性,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高潮迭起,教学效果非常好。

  第二天,学校组织许老师在他任教的另一个班开设全校的观摩教学课。这一天,数学老师来了,其他学科老师也闻讯赶来了;随之,惊讶了;再之,折服了。老师们既感叹几何画板能将图形的运动变化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也感叹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可以处理得如此协调。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许老师课堂小结的语言也嘎然而止。这时,师生们不约而同地热烈鼓起了掌。掌声表达了大家对这堂课的肯定,也表达了大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欢迎,还表达了大家对多媒体教学课的跃跃欲试的心情。

  这堂课也惊动了抚州地区教研室和电教馆,他们派员来听了这堂课,给出了高度评价,而且极力推荐这堂课参加省里优质课比赛,获全省第二名。后来,这堂课还参加全国中学数学CAI比赛,获课件设计二等奖。

  这堂课开启了临川一中以多媒体教学为标志的电教新阶段。

第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

  许书华的那堂课用的是几何画板,用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无法打包。所以,这个课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实现资源共享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对于我们来说,依旧是一个空白。就在这时,我们收到一个“征集参加全国通力杯环保教育软件比赛的作品的通知”。机遇来了!卢校长立即拍板,决定创作出一个软件去参加比赛。

  九八年七月十六日,高考估分及填报志愿结束,当天晚上我们组织一队人马承担这个任务。经商定,主题是“森林和我们”,从生物和地理这两个学科,用音频、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媒体阐述森林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软件内容由“森林的光合作用”、“森林的吸尘、清新作用”、“森林对水土保持的意义”、“破坏森林的后果”四部分组成,整个软件演播时间约20分钟。这四部分的文字脚本由生物老师黄小云、杨学珍,地理老师付生根、张木水撰写,这四部分的软件制作由计算机老师黄永刚、刘新华、吴宇平和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且有相当水平的地理教师车茂良承担,制作工具用AUTHORWARE。约定三天后合出文字脚本再碰头。

  这三天,生物、地理老师构思提纲、寻找资料,探讨脚本的表达方式,忙得不亦乐乎。计算机老师也不轻松,对于AUTHORWARE,有的从未接触过,有的以前在大学里学过,但理论与实践毕竟不是一回事,所以也都忙于找书看,边看边实践,了解这个工具的功能,熟悉这个工具的操作程序。

  三天很快过去了,4部分的文字脚本交来了。一看,不太理想,太古板、太抽象,说教味太重,缺少科学数据和具体事例,有的又过于形象化,可操作性不强。碰头会上提出了修改建议,并统一了文字脚本的格式和要求。两天后,文字脚本的修改稿交到了相应的制作人员手中,学校希望他们在十天之内拿出半成品。

  接下来的十天,四位制作者的家人纷纷埋怨他们起居饮食变得毫无规律,电脑前一坐就是六、七个钟头;挑灯夜战是常事,战到酣处通宵达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接近他们的人发现他们有点“神经质”了:时而欣喜若狂,嘴里还哼着曲;时而一脸懊丧,两眼发直。好在他们四人是在同一个办公室,顺利时可以显耀战功,介绍绝招,让众人分享喜悦,变一个成果为四个成果;遇到“过不去”的坎,大家出主意,想办法,让一个困难缩小到四分之一。

  由于4个人的艰苦努力,半成品如期交货。学校领导和八位创作人员都如释重负,欣慰无比。但也发现几个问题:一是有些画面的效果未能达到创意的期望值;二是有些动画的连续性不强;三是风格不甚统一。针对这三个主要的不足之处,四位制作者回去加工。五天之后,由刘新华负责合成,设计“片头”,并作一些小调整,以求整个软件连贯统一。再请彭华老师为软件配音。终于,我校和第一个多媒体软件呱呱坠地了。

  后来,这个软件送去参赛,获得全国通力杯环保教育软件比赛三等奖。

  这个软件的意义不仅仅是“旗开得胜”,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信心,培训了队伍,积累了经验。所以,“森林和我们”对于我校以后开发的500多个教学软件来说,功不可没。

第一个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

  许书华的那堂课和“森林和我们”这个软件震憾了全校教师,原先对多媒体教学和多媒体软件制作的“神秘感”都一“震”而没了,同时,又“震”而“奋”之。很多人坐不住了,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为了把老师们的这股宝贵的、而又有点“游兵散勇”式的热情引上一个目标统一的、有序的、深刻化的轨道,1998年秋,学校申报了一个教育科研课题《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与应用》。申报这一课题还有一个背景,那就是1997年秋季起江西与山西、天津一起试验高中新课改方案。按这个方案,所有课程分必修、选修课、社会实践课三类,其中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与高考关系最为密切,而必修课的教学时数较以前大为减少。所以,必修课的教学面临内容多、要求高,而课时紧的矛盾。必修课的课时不能随意增加,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在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是我校承担的第一个国家级重点教育科研课题。从一开始,我们就把它定位为全员(所有老师、所有学生、所有班级、所有学科)参与的实延性研究课题,其目标有三:一,制作一批多媒体教学软件,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软件有较高水平;二、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实践,推出一批质量较高的多媒体教学课;三,撰写一批多媒体教学论文,探索多媒体教学的规律,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论文达到较高水平。

  由于课题研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求较高,持续时间也较长(三年),学校成立了以卢校长为首,包括有关副校长、有关处室领导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领导小组”,为课题的运行提供方向、政策、经费方面的保障。还成立了十人“课题小组”,负责课题活动的具体策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这十人中有时任副校长饶祥明、电教处主任范筱云、教研处主任罗习奇、学校办公室副主任车茂良,骨干教师杨学珍、付生根、钟瑞文,计算机教师黄永刚、刘新华等。他们分别负责技术培训、软件制作、软件应用、理论研究、交流反馈等方面的工作。

  上下一心,分工合作,使课题研究得以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运行。有人用“心里想多媒体、言必称多媒体、上课用多媒体”来描写当时我们学校课题研究开展的情况,确实不太过份。

  用自制的多媒体软件上课,这在当时的抚州地区,我们学校开了先河,在全省也属先行者行列。所以在1988年下半年全省举办的五个学科的优质课比赛中,我校教师先是在抚州地区顺利出线,继而在省里也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付生根(地理)、黄小云(生物)、李彩霞(化学)均获全省第一名,许书华(数学)获全省第二名,喻晓娟(英语)获全省二等奖。另外,我校自制的多媒体软件也频频获奖;除了“森林和我们”与许书华的那个软件外,还有钟瑞文、黄永刚的“平抛运动”获全国物理软件比赛三等奖,李彩霞、刘新华的“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获华东六省一市化学课件比赛二等奖。

  这些多媒体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的获奖进一步鼓舞了全校教师,此后参与课题实践与研究的热情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到2001年9月课题结题验收时,我校自制了200多个课件,其中有5个获全国奖(钟瑞文、娄小晴、肖俊芳、刘新华等人的《高中物理网络教程》获全国第二届物理成果评比一等奖),另有4个获省级奖,涌现出一批以自制多媒体软件为支撑的优质课,其中有4堂课获全国奖:李彩霞(化学)一等奖;黄晓云(生物)二等奖、张盛强(生物)二等奖,肖丽霞(语文)三等奖,另有6堂课获省级奖;还撰写了50多篇多媒体教学论文,其中有七篇发表在省级和省级以上的刊物上,或获得省级和省级以上的奖励,这些论文的作者是许书华、黄冬英、刘新华、钟瑞文、蔡晓明、范筱云等。

  以东北师大刘茂森教授为首的专家小组来我们学校,听了课题报告,看了结题材料,听了课,实地考察了软件制作室和制作的软件,对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很满意。最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与应用》这个课题以“在全国同类研究处于领先水平”的结论顺利通过了结题验收。

  由于这个课题,我们学校被省教育厅定为“江西省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实验基地”、“江西省科研兴校先进单位”;被中央电教馆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成果突出学校”。我们学校的代表以多媒体教学为题在2000年9月“江西省高中新课改方案试验总结表彰大会”和2000年11月“两省一市高中课改实验总结交流大会”上分别作了专题发言,反响热烈。会后学校还应邀派代表分别到吉安地区和河南信阳地区的高中校长会上作这方面的专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