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旧照片——龙水荣
创建时间:2022-08-15   浏览量:9106

68届高中毕业生:龙水荣


  母校五十周年校庆,约我撰写回忆录,离校快四十年,印象最深的事不多,实在无从下手,偶尔一天,翻到一张旧照片,往事如烟,幕幕浮现……

  这是一张4寸黑白照片,四边泛黄,人影字影清晰依旧。照片是一九六八年五四青年节的集体合影。前排是三位女生,后二排是男生,依次是杨婷英、邓淑英、熊英、龚木根、祝水根、车会堂、范金高、刘柏田和我。如今,我们这些同学,已过了“天命之年”,不少人两有空斑白。事业和年龄都处于承上启下的我们这一代人,有的功成名就,有的位居二线,颐养天年,有的家庭美满幸福。照片让我内心躁动的是,片头上的四个字“支农留影”,唤起了一段尘封的记忆。 

  那个年代,凡在校学生,春耕、双抢这两个农事季节,学校都要放假。让学生回乡帮农,既参加劳动锻炼,也帮家里挣点工分。返校的时候,还要带回一样东西交差,就是生产队的劳动证明加评语,上面还要盖上大队的公章。

  这一年春耕,跟往年不一样,学校统一组织,集体下乡支农,我们小组一行,分配到临川湖南公社沙湖大队,具体分散到三个自然村。住在农民家里,条件谈不上很好却很干净。吃的是派饭,由生产队轮流派到每家农户吃饭,不管派到谁家,都会把我们这些学生当客人,尽量拿出家中好吃的来招待,充分体现了农民勤劳、善良、淳朴、忠厚的优秀品德。白天随社员下地同劳动,每天晚上,雷打不动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饭后聚在一块记工分。男人最高工分10分,女人5分,要想男女同工同酬,还是比较难做到。有时也参加他们晚上开会,读报学文件。

  原本我们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家子弟,过去在家也做同样的农活,不同的是,却多几分新鲜感,多了一分接触社会的机会。这里的老农种田很有经验,乡里又有一个农技站长是本村人,常给我们就农活讲农事。让我们觉得这冷水调泥巴的活儿,还真有些学问。在有问必答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兴趣,始结了农缘。可以说,这是我在支农中最大的一桩收获。

  不过,对“农”字感触最深的,还要算入读母校之初的那个岁月。我是62年高小毕业,从孝桥中心小学,幸运考入母校。话说幸运,因为当时这么大的一个临川县,也只有临川、李渡两所完全中学,72名中心小学应届毕业生,录取12名,坚持到高中毕业仅3名。从农村小学,来到这个学府“殿堂”,什么都感到新鲜,学校有围墙、教室是楼房,开会在礼堂,运动大操场,吃饭去食堂,蓝球场旁还有一片大竹园......兴奋之余,对未来无不充满希望、憧憬。

  然而,难于忘怀的是,在那极不平凡的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困难,大家都面临着一场特殊“考试”。那时,人们赖于生存的物质,无一离不开票,诸如粮票、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煤票、副食品票等等。一次学校组织抓阄,我正好抓到一双黑色硬底力士鞋票,让同学羡慕极了。

  回首这些情景,想起曾读过一本《解人颐》,这是明、清之间的一本闲书,内有一篇很耐人寻味的白话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要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你看,这首诗多么惟纱惟肖地刻画了人类欲望的无止境。想当初,要说人的欲望,最大的奢求,就是饱食一顿。

  尽管当时国家困难,但对我们这些嗷嗷待哺的学子,仍然优待有加。记得我们初中年级学生,每日口粮定量供应是补足大米七两,高中生多二两。这种用粮标准,拿到现在来看,足足有余,但在那个岁月,肉极少吃,肚里没油水,饭量就大,所以粮不够吃。往往上了二节课,肚子就饿了。学校为此,也想过很多办法,动员学生在校门口的地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种瓜种菜,聊补不足,也算是勤工俭学。

  结果,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还是难过“考试”关。有的只好休学,有的干脆退学。困境改写人生,其中不乏临川学习英才,回忆起来,真为他们惋惜。相比今日学子,衣食无忧,多么幸福呀!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无“农”不稳,在我那年少的心灵中,就已刻骨铭心了。

  庆幸,我从这场“考试”中走了过来,走到了今天,不胜感慨万千。是母校的情,老师的爱,给了我受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精神食粮。在那艰苦、艰难的岁月,经风雨、见世面,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尤其是奠定了我们这一代人不怕困难,不为艰辛的思想基础,培养了我们这一代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执着追求的精神。

  有趣的是,少年蒙“农”情缘,竞影响了我的一生。大学学的是农,参加工作,一直情系三农,几十年如一日,坚定不移。跳出“农”门大有机会,何为“农”结下不解这缘,甚至忍清贫之苦而不改其志。

  毫无疑问,刷新三农,任重道远。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始终是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个根本问题。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应该看到,当前,农业还是弱质产业,农民还是弱势群体,农村还是相对落后。粮食安全问题,也一直是国家高层关注的难点与热点。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不缩小城乡差别,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社会小康。与时俱进,关注三农,建设农村美好家园,仍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有识、有能之士不懈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