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一中校友余学清坐上国际顶级学术组织“头把交椅”
创建时间:2022-08-15   浏览量:12377

2014年9月,在第15届“国际腹膜透析协会”全体理事大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余学清教授被推举为国际腹膜透析协会会员委员会主席。国际腹膜透析协会是全球腹膜透析领域最高规格、影响最大的国际学术组织,拥有100多个成员国,相当于全世界腹膜透析学术界的“联合国”,余学清就是执掌国际腹膜透析协会会员委员会的“国王”。这可是中国内地科学家第一次坐上这个“宝座”,可了不得!


  余学清何许人啊?江西抚州临川人。抚州,你不知道?千古才子之乡啊!


  江西抚州“十里一状元,隔河两宰相”,文风千年不衰,名人灿若星河,成就了“才子之乡”的美名,北宋宰相王安石,词仙晏殊、晏几道,明代戏圣汤显祖,也出现了数以百计的著名医学家,留下了百余种医学著作,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盱江医学”、“建昌药帮”,抚州在塑造了“临川文化”的同时,也积淀了“医药文化”的厚重底蕴。


  龚廷贤、陈自明等古代医药巨匠都是余学清的老乡。


  说起这个明代高资龚廷贤,他不仅是余学清家乡名医,而且还是中医史上的第一个“医林状元”。他父亲叫龚倍,是专门为皇帝等“高级领导”看病的太医院医官。龚廷贤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医,以“良医济世,功同良相”自励,无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样样精通。万历二十一年(1593),鲁王妃得了一种怪病,肚子肿得像个大鼓,坐卧不宁,生不如死。鲁王何许人啊?可是皇上亲兄弟!这位得怪病的王妃又是皇上亲兄弟鲁王最钟爱的小老婆,皇亲国戚啊。尽管经太医多方治疗,都不见效,生命危在旦夕。鲁王大怒:“如果治不好爱妃,你们统统下岗”。太医们情急之下,联名推荐龚廷贤前来救急。大腕就是大腕!经龚医师诊脉开方,居然药到病除。鲁王高兴得手舞足蹈,称龚医师为“天下医之魁首”,而且非要赠金子,出手就是上千两,以示酬谢。可龚医师不像现在有些“砖家”,人家不贪钱财,居然分文不取,只要求鲁王把他写的医学专著《鲁府禁方》让“出版社”公开发行,让世世代代受益。龚医师“德艺双馨”,震动朝野,连皇帝都坐不住了,赶紧让人做了块“医林状元”匾额赐给他,以示嘉奖。这可是最高级别的“总统奖”啊!余学清的老乡龚廷贤也就成为我国医学史上获此称号的第一人。


也许余学清骨髓里就继承了先贤们的优秀基因,读书、考试,一路优秀;行医、科研,一举成名。


  余学清家乡抚州是全国闻名的教育名城,他就读的临川一中就是响当当的“中国十大名牌中学”,他以最短的时间四年完成一般人花六年才能完成的中学学业,以低于同届考生一、两岁的年龄,16岁就考入中山医学院。


  余学清在中山医学院医学系,如鱼得水。聪明勤奋的他深得老师喜爱,在老师的鼓励下,他选择了新兴学科肾脏病学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从学士、硕士到博士,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到美国贝勒医学院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34岁晋升中山大学教授,先后被聘为美国贝勒医学院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兼职教授。30多年来,余学清专注于肾脏病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每天都在向肾脏病学巅峰不停攀登,取得丰硕成果,享誉国内外。


  国外大学及医学机构曾以优厚的条件“挖”他过去。但经历了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余学清,有他自的想法:学生时代的确曾向往国外求学和工作,可是,现在海外求学和参与研究的机会、更好的科研和医疗服务平台国家都给了我,在国外做得到的,国内都能做到,我为什么还要去为别人的国家“打工”?只要祖国需要,我就老老实实坚守在自己的家!


  如今的余学清己是中华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国肾脏病防治联盟主席、国际腹膜透析协会主席、亚洲肾脏病联盟主席、长江学者,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山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

 

undefined

 

医科研“劳动模范”


  余学清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和团队领导者,在科研领域非常勤奋,他专注以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健康为使命,在肾脏病防治领域长期耕耘,积极探索,堪称中国肾脏病学科研领域的“劳动模范”:累计承担各级科研基金44项,发表科研论文443篇,其中SCI收入181篇,第一和通讯作者:91篇,出版学术专著17部,其中主编8部。先后荣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百千万工程”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特聘教授-珠江学者, 广东省南粤百杰人才,广东省丁颖科技奖等。美国肾脏基金会国际杰出研究者奖。作为第一负责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6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6年)。


2016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题为《余学清:中国肾脏病的驱动力》的人物专访。《柳叶刀》是什么东东?她可是国际最顶级和最核心的医学综合期刊,要登上她的版面,特别是作为人物专访,那可比上央视“新闻联播”难得多,在华人圈,更是凤毛麟角。


  《柳叶刀》余教授的专访,既是国际医学领域对我国肾脏疾病防治工作成绩的认可,更是对以余教授为代表的中国肾脏病专家面向世界发出的“中国声音” 。

 

“医疗扶贫”爱心浓


  余学清擅长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例,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狼疮性肾炎、尿路感染、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等。


  在余学清高超的医术背后,依靠的是他深厚的科研功底和仁厚的爱心。怪不得每次查房、文献报告他都能旁征博引,令在场的医生、医人心悦诚服。


  1997年,林惠(化名)被查出患尿毒症,这可不得了,尿毒症就是肾衰,危及生命。按常规的办法,病人即使有钱,也要经常去医院检查及治疗。作为一个普通女工,她既不能丢下家务,也没足够的钱治疗。就在感到非常绝望之即,余学清把她接收到中山一院肾内科就诊,不用血透,而是采用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腹膜透析”(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排出代谢产物的一种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尽管这种治疗方法价格较低,却有效地维持病人生命,更可喜的是,运用“腹透”,林惠就不用经常去医院,在家就可“自助”治疗。


  这一治疗方法为绝望的林惠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她一边在家“自助”治疗,一边当“全职太太”,照顾丈夫和孩子。林惠逢人就说,“中山一院的腹透、省钱、方便、效果又好,而且不耽误照顾家庭”。林惠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一有空,还主动与其他病友交流腹透经验,热情帮助他们。
 

  林惠仅是余学清众多腹透患者中的一个。2013年,中山一院腹膜透析中心收治的病人数已排名世界前二,病人存活率和技术存活率均处在国际领先水平。


  为什么要在中国推广腹膜透析?余学清生长于农村,目睹农村医疗服务匮乏的现状。在边远山区,只要一个人病了,不仅自己丧失劳动力,没办法增加家庭收入,而且家里的人财物都要围绕他治病,如果治不好,全部都陷进去了,形成恶性循环。不但父母这一代贫困不堪,还因全部财力物力耗费在治病上而无力供养子女读书,耽误下一代的前程,毁掉子女实现命运转折的希望,导致代际贫困。可以说,因病致贫是诸多致贫因素中最为主要的一类。


余学清的结论是“因病致贫”还需“医疗扶贫”!于是,深深理解边远地区人民“治病难”的他,率领医疗团队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腹膜透析。与血透相比,腹透的价格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患者开销;其次,腹透对于早期肾脏疾病患者而言,可保护剩余的肾功能;最重要的原因是,腹透操作较为简单,患者除了置管,或发生感染、心衰等并发症需要到医院外,其他换透析液等操作只需在家中进行,简单培训后即可独立操作,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最小,特别适合中国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


  在余学清率领自己的合作团队,协调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艰苦努力,最终建立了中国最大的腹膜透析中心。其所在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现有腹透病人1000多名,中国南方的另外9家卫星中心共收治病人数千名。


  不仅如此,余学清还将规范的腹透推向基层。目前全国已有11个省市自治区29个分中心加入,主要集中在中南地区。2014年6月,余学清团队提供技术和人才,为广东龙门县打造了首个“国家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示范中心”,让当地尿毒症患者不必再跑到大城市治病,从而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不通人情”却有情


  大凡特别有能力的人也特别有个性,余学清就是个性鲜明的人。他“激情四射”、“爱憎分明”、“不留情面”。工作起来,他是个“激情四射”的“狂人”。今年4月,他调任广东医科大学任副书记、副校长,主持校行政工作。仅一个月,他就马不停蹄,带着工作团队,跑了深圳、东莞、顺德三个城市,与当地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建设4家附属医院,获得合作资金一个多亿。


  在教学、临床及科研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容不得学生、科研团队中任何人半点马虎,否则,无论男女,一律“痛批”,“不留情面”。


  亲戚朋友找他办事,力所能及的,尽心尽力,但违反原则的事,无论什么亲戚朋友,坚决拒绝:在他管辖的医疗机构,决不允许自已的亲戚介入任务业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看似“不留情面”的余学清,其实是个既严肃又风趣的性情中人,既“得罪”了不少人,却嬴得了更多亲人、朋友、同事、学生及病人的敬佩。


  余学清在家排行最小,等到他研究生毕业时,父母就年过六十,而且体弱多病,尽管余学清对父母十分孝敬,不久父亲还是去世了。怕母亲孤独,照顾不便,余学清便把病重的母亲接到广州家中,一边治疗,一边照顾,让母亲过了一段幸福的晚年,直至去世。每年清明节,无论在那里,他都必定带着妻儿回家祭奠父母,既是对父母的纪念,也是一片不舍的乡情。


  余学清的研究领域从基础到临床,涉及范围广泛。工作中他精力充沛,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对科研团队和青年医生要求严格,但又处处热情关怀,悉心培养,甘当“人梯”,在他的培养下,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各医疗机骨干、甚至领军人才。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肾脏病与高血压科主任理查德·约翰逊教授说,“余学清是一个兴趣和热情使然的人。他具备卓越的领导力。热爱科研,践行科学的理念,促成诸多的合作”。


  学生说,作为老师,他以良好的医德一点一滴时刻教育我们。我们是在余教授的培养、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今天,我们也是医师了,也要像余教授那样关爱病人、为人师表。他自己工作很忙,还要搞科研、写论文,却从不忘记关心年轻医生的成长。经常把自己的一些灵感、科研思路和宝贵的资料无私地赠给学生,让学生早日成就。做余教授的学生真的很幸福!


  生活中的余学清,待人友善、广交朋友、热情洋溢,喜欢旅行、爬山、美食和唱歌,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跑步,这在爱睡懒觉的广州简直就成了“另类”。他说,“健康的兴趣爱好让生活更有活力,工作更有动力,努力工作也就成了人生中一件很有趣的乐事”。


  余学清非常关心家乡建没。去年,应抚州高新区之邀,欣然受聘担任了高新区科技顾问。今年4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星接待了返乡祭祖的余学清,向他介绍了家乡的发展及“双创双创”情况,希望他多关心家乡、帮助家乡发展,并表达聘请他为市政府科技顾问之意。余学清当即应允,并表示寻找一切可能,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又实实在在的事情,以回报家乡养育之恩。